今年 1 月, A. Lange & Söhne (朗格) 的重要人物 Walter Lange 離世,而在明年 1 月,品牌將正式發佈其紀念作品 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一枚跳秒計時碼表,但它同時亦只具備秒數計時功能。別以為這是品牌的新創想,因為其製作靈感是來自 150 年前 Ferdinand Adolph Lange 的構思。
一般而言,機械腕表的秒針是作滑動式前進。所謂滑動式,就是秒針根據擺頻每秒前進五(2.5Hz)至十步(5Hz)不等。如果那是計時碼表,這擺頻還會同時影響其計時的精準度,例如要精準至 1/10 秒,擺頻便必需高達 5Hz。但在積極求新求變的今天,不少特殊擒縱系統已悄然而至,不難發現巿場多了跳秒時計,也出現了超高頻計時。不過,這次 A. Lange & Söhne 卻反其道而行,走時保持常規運作,計時則以跳秒方式進行。
1815 腕表系列作風簡潔,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 依循其路向而行。銀白色表盤沒有雕紋綴飾,軌道式刻度圈配阿拉伯數字小時刻度,搭襯藍鋼指針,對比鮮明,顯示清晰。盤內只有一個副盤用以顯示小秒,秒針作滑動式前進,而中軸秒針則作計時之用,只要按下 2 時位的按鈕隨即開始運作,以一秒一跳的方式運行,並由相同按鈕進行掣停。
這套特色計時系統由全新設計的 L1924 機芯操控,擺頻為 3Hz(每小時 21,600 次),即小秒針每秒前進六步,而中軸長秒針則由急動長槓桿和星形零件控制。每秒鐘其六個星零件的其中一角會鬆開拉緊的槓桿,槓桿迅速旋轉 360 度,並由星型零件的下一個角掣停,形成製表師所指的「突然跳動」。這一系列的動作便是計時秒針一秒一跳的關鍵所在。另外,機芯 3/4 夾板的上方設有棘輪,其備有雙重功能:一是儲存跳秒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掣停中央秒針。機芯動力儲存約 60 小時。
表殼直徑 40.5 毫米,厚 10.7 毫米,共有三個款型,分別是 18K 白金表殼配黑色鱷魚皮表帶(Ref. 297.026)、18K 黃金表殼配棕色鱷魚皮表帶(Ref. 297.021)及 18K 玫瑰金表殼配紅棕色鱷魚皮表帶(Ref. 297.032)。它們的產量各不同,白金款最多,限量 145 枚,其次是 90 枚的玫瑰金款,而黃金款最少,只有 27 枚。
作為一款向 Walter Lange 致敬的作品,A. Lange & Söhne 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 背後藏有很多密碼。例如其機芯編號「L1924」當中的數字正是 Walter Lange 的出生年份;腕表型號的首三位數字「297」則是其出生日期 7 月 29 日;三款腕表的產量取自品牌一些重要的里程碑:1845 年 12 月 7 日,Ferdinand Adolph Lange 創立了公司,145 年後,亦即 1990 年 12 月 7 日,Walter Lange 註冊成立 Lange Uhren GmbH,並在 27 年後的 2017 年 12 月 7 日,品牌推出 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 向 Walter Lange 致意。如果不說明,只怕沒多少人猜到這些數字的背後玄機。(我倒是奇怪為什麼不是限量 127 枚?)
除了數字,其實機芯功能本身同樣蘊含著一份敬意。這個跳秒計時功能是 Ferdinand Adolph Lange,即 Walter Lange 的曾祖父於 1867 年的發明,由其兒子 Richard Lange 把這項功能融入自行研製的裝置之中,並憑此在 1877 年取得德國首批專利之一。隨後,這個「附跳動指針的一秒鐘機芯」由他的二子 Emil Lange(即 Walter Lange 的祖父)首度應用於懷表之中。今日,這裝置再度用於時計之中,並且是 Walter Lange 的紀念腕表,甚有傳承之意。
當大家在追求高精準計時的時候,跳秒計時的意義在哪?或許我們想想一些實際情況,你有否進行過一些以秒為單位的測量或計時?例如測心跳,又或是維持某動作 20 秒,又或是 30 秒內可完成某動作多少次……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精準至幾分之一秒,反而精確的跳秒更為清晰明白。高精準也好,跳秒也有,都有其誕生的理由,尤其,這跳秒裝置是 150 年前的構思,那時還沒有電子計時呢。而今天的我們,倒是在欣賞這機械的奧妙。
另外, A. Lange & Söhne 1815 “Homage to Walter Lange” 備有精鋼表殼配黑色琺瑯表盤的特別版,只限量製作一枚,計劃於 2018 年作慈善拍賣。alange-soeh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