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維艱的腕表行業終於迎來了一些好消息。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簡稱 FH)近期發佈了一篇名為「Strong Growth」(強勢增長)的短文,這一非牟利同業公會提到:2017 年 5 月瑞士腕表的出口量同比提升 9%。文中還提供了數月連續增長的數據。在高達 17 億瑞郎的出口額中,中國和香港地區佔了很大比例,而歐洲市場的表現也非常喜人。報告中還指出,這一數據表明「市場從今年年初開始逐漸復蘇」。
謝天謝地,我們終於不用再為行業的境況憂心,接下來可以專心欣賞腕表了。在經過出口額長時間的連續下跌後,FH(不要與 FHH,Fondation de la Haute Horlogerie 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混淆了)對於目前的狀態持樂觀態度 也許2016年已經跌到谷底了。
2017 年 5 月的數據顯示,一些地區對於數據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在亞洲,瑞士對中國內地的出口額 5 月上升 34.4%,而香港地區的增幅則為 18.1 %。在歐洲,瑞士對意大利的出口額 5 月上升 26.7%,而英國的增幅則為 12.9%,法國為 9.5%,德國為 3.7%。但美國和日本地區分別出現了 -1.1% 和 -3.2 %的下滑。
從出口腕表的類型來看,零售商似乎也認為消費者開始變得願意花錢了。貴金屬腕表的出口額增長了 16%。這一點很有趣,因為許多品牌為了應對市場動蕩,近期都發佈了入門級精鋼表款。而精鋼腕表的出口量也在上升,增加了 5.8%,而出口額則提升了 12.2% 這意味著高價精鋼腕表的份額有所增加。3,000 瑞郎(出口價格)以上的腕表增幅最大,而唯一出現負增長的類別則為 200 瑞郎以下的腕表。
我們不厭其煩地寫了許多關於行業面對的挑戰與困境、危機源頭以及應對措施的文章。擁有大部分高端腕表品牌的幾個大型集團都聲稱其出現了利潤下滑,與壞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管理層的人事動蕩和遍佈業界的恐慌情緒。一系列的因素阻礙了行業的發展,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源於行業自身:中國市場需求放緩、生產過剩,以及忽視互聯網與最終消費者的分銷系統都是這一糟糕局面的成因。
Panerai(沛納海)推出了 PAM731「E-Commerce Micro-Edition」腕表,似乎品牌漸漸開始採納我們此前倡導的一些舉措,比如將產品在網上直接銷售給顧客等等。FH 在其網站上指出,其數據為「基於出口數字,而非最終消費市場的銷售數據」。瑞士腕表行業的分銷系統更專注於面向授權經銷商和分銷商的批發業務,由此造成的庫存過剩導致了折扣、水貨大行其道。雖然如今出口數據出現了反彈,但行業內在的諸多問題還是亟待解決。
所以,是否應該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不過從業者們至少可以從沮喪和恐慌的情緒中稍微舒口氣了。作為顧客和表迷,我們當然支持腕表行業的健康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到更多物美價廉的優質產品。fhs.sw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