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太多讨人喜欢的优点。这里的企业推崇顾客至上,它们在确保实用、舒适体验的同时,还能在狭小的空间里装入各种很酷的东西。如果你惊讶于这些特质竟能同时存在,那么你便已经领会到日本追求极致的文化了。日本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也反映出这一倾向。虽然瑞士企业总喜欢大谈创新,但它们的主要目标却都是在维持现状。如果難「瑞士式创新」的确存在的话,那也只是在保持传统的同时适应时代需求罢了。对日本来说,创新并没有什么终极目标。这条道路漫长而崎岖,而且有可能永远没有尽头。
我从小开始就对日本事物充满好感。这一国度注重在人口剧增、日渐复杂的世界里追求人性化的舒适体验。如果这都不算是创新的原动力,那还有什么会是呢?日本在输出自身文化时的最大阻力可能只是他们的孤立主义政策。我真的觉得一旦人们了解到日本的工业实力后,他们便会更加倾向于购买日本的产品。在美国,有关日本的主要话题总是围绕着人们在那里的奇特见闻,比如美味小吃、可爱玩具以及智能马桶等等,其实大多数人既不理解也不留恋。
但谈到日本腕表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它们的存在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出于出身年代和社会风气的原因,人们十分向往高高在上的欧洲腕表,但对日本腕表却不然。我与西铁城(Citizen)的员工也探讨了这类话题,他们最后决定邀请我参观品牌在日本的一些工厂。以我的从业经历来看,这一拥有20,000名员工的大型企业对于自身在本土的成就有些太过低调了。
此次的日本之行加深了我对西铁城的认识。许多人都对日本腕表的存在习以为常,因此才有这么一种常见的观点「日本腕表不值得花高价购买」。这句简单论断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而日本人现在也意识到腕表市场已进入到全新的消费时代。日本制表业一直致力于生产各种价位的产品,以满足人们对读时功能和质量档次的多样需求。在他们看来,腕表首先要做到可靠、好用,随后才是带有「犒赏」性质的附加价值,比如漂亮的表盘、舒适的表链、精美的表壳以及其他便利特性。
一枚典型的日本腕表可以在长年累月中保持正常操作,其用家只在腕表损坏或迈入全新人生阶段时才会考虑换一枚新的。而日本的职场文化尤为看重资历,一个人的职位会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因此,日本腕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火车和公共交通对日本社会的正常运作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日本人也特别重视腕表的作用。一枚精准可靠的腕表也能让人保持守时习惯。
在日本加入到全球腕表市场的竞争后,其产品迅速获得了成功。因为(在我看来)日本人对效率、性能和人体工学的痴迷无出其右。而日本消费者都非常了解自己要买的产品,这也为企业间对顾客的激烈争夺增加了挑战性。因为市面上的产品选择非常丰富,所以消费者在购物前必须做好功课,在腕表上也更是如此。这一大环境中的价值主张为优质腕表的诞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余年前,当日本腕表对国际市场发起冲击时,其便以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迅速席卷了欧美市场。但直到今天,许多厂商都还未真正思考过这一点。一些竞争者吸收了日本消费品的理念后也进行了改革,但也始终无法超过日本产品。无论大家意识到与否,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日本产品比较高端——除了那些本来就是奢侈品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得感谢日本高端汽车制造商所做的一切。
我知道人们为什么会低估日本腕表,因为很多人从小就与它们一同成长。而人们长大之后会被更为成熟的欧洲奢华品牌所吸引,继而寻求新的时计体验。我的第一枚腕表就来自日本品牌,而我在前20年的人生中都在戴日本表。我18岁那年买到了自己的第一枚指针式电子表——红色金属表盘的西铁城Eco-Drive Promaster(在其他地方都没见到过)。自那以后,我至少又买了十几枚西铁城腕表。所以,我们自然不会将这类亲民的产品视为人生目标。
在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腕表中,日本产品远超其他品牌。其优势之大,让我们甚至不觉得日本腕表有过竞争对手。今时今日,日本依然在生产着全球最好的腕表,然而只有最懂行的表迷才会告诉你这一点。日本腕表与瑞士产品相比如何呢?这一比较其实并不公平,因为两个国度的制表理念大不相同。在我看来,买瑞士腕表的人是在追求超凡的机械艺术,而买日本腕表的则是在追求超凡的随身工具。请好好领会下其中的差别,虽然微妙但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