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是落入凡间的复杂功能,大概你跟我一样,已不会再因为一枚腕表搭置了陀飞轮系统,便将视之为高端作品,而是要看看真身(或取得更多资讯)才作定夺。在今年 Baselworld 之中也有好些陀飞轮新作面世,想不到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出自 宝齐莱 (Carl F. Bucherer) 之手。
我说是意料之外,不是要轻视宝齐莱的能力,而是品牌于 2013 年才推出首款陀飞轮作品,而单论新作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的造型又不算很突出,然而最后能让我留下印象,全因为其崭新的陀飞轮系统及定价均带来了惊喜。本作采用了全新研制的 CFB T3000 自动上链机芯,腕表名为「双外缘」,便透露了此机芯的最大特色便是拥有两个「外缘系统」,其中一个正是用于陀飞轮之内。
骤眼看,可能你会以为它是一个飞行陀飞轮,因为它并不设陀飞轮搭桥,然而细看又会觉得有点不同,是什么呢?就是它看起来更为通透;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了支撑着整组系统的底板;如何做到呢?原来是在陀飞轮系统边缘设置了三组陶瓷轴承,把陀飞轮框架的外缘镶嵌固定,意即整组陀飞轮系统依靠着外缘系统支撑,营造出更佳的「飞行」效果。
另外,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的陀飞轮出现在表盘上也不只作观赏之用,其视窗边缘刻印了 60 秒刻度,框架顶部设置有一枝金色指针,用以指示秒数。让一分钟陀飞轮兼任秒针并不罕见,但却甚少会如本作的「秒针」般能够延伸至刻度尺上滑行。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就是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备有停秒陀飞轮功能,当你拉出表冠调校时间,陀飞轮系统便会停止运作,直至校时完成。
宝齐莱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 的另一个「外缘」设计就用于上链系统。CFB T3000 沿用了 CFB A1000 的外缘摆陀系统,即摆陀呈环形绕着机芯转动,为腕表产生能源并储存到发条鼓之内。本作的动力储存可达 65 小时,这同时也得益于硅质擒纵叉及擒纵轮。目前还有好几个品牌制作了配搭外缘摆陀的腕表,但其实宝齐莱才是首个把外缘摆陀用于量产机芯的品牌,数算一下,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目前宝齐莱已取得了这两项外缘系统技术的专利。
采用外缘摆陀的好处是有助减薄机芯,以及免去了摆陀的遮挡,可更清楚地欣赏机芯的修饰;但另一方面却会使机芯增大,而表壳也随之变大。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的直径达 43 毫米,表壳以 18K 玫瑰金制,配棕色的鳄鱼皮表带。银色表盘饰有大阳放射纹,以楔形时标配剑形指针,两者均经镀玫瑰金处理,与表壳色调相衬,而 12 时位就是陀飞轮视窗所在。
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是宝齐莱的首款陀飞轮作品,备有两地时间、日期及动力储存显示,推出过数个版本,但都只作限量生产。而今年推出的 宝齐莱马利龙双外缘陀飞轮腕表 在功能配置上更纯粹,但系统更精妙复杂,而且为量产型号,可说是品牌复杂腕表的另一个里程碑。其定价约 58 万港元,如此进取的售价配上特色系统,教我如何能不留下深刻印象呢?carl-f-bucher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