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是落入凡間的複雜功能,大概你跟我一樣,已不會再因為一枚腕表搭置了陀飛輪系統,便將視之為高端作品,而是要看看真身(或取得更多資訊)才作定奪。在今年 Baselworld 之中也有好些陀飛輪新作面世,想不到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出自 Carl F. Bucherer (寶齊萊) 之手。
我說是意料之外,不是要輕視 Carl F. Bucherer 的能力,而是品牌於 2013 年才推出首款陀飛輪作品,而單論新作 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的造型又不算很突出,然而最後能讓我留下印象,全因為其嶄新的陀飛輪系統及定價均帶來了驚喜。本作採用了全新研製的 CFB T3000 自動上條機芯,腕表名為 DoublePeripheral(雙外緣),便透露了此機芯的最大特色便是擁有兩個「外緣系統」,其中一個正是用於陀飛輪之內。
驟眼看,可能你會以為它是一個飛行陀飛輪,因為它並不設陀飛輪搭橋,然而細看又會覺得有點不同,是什麼呢?就是它看起來更為通透;為什麼呢?因為它沒有了支撐著整組系統的底板;如何做到呢?原來是在陀飛輪系統邊緣設置了三組陶瓷軸承,把陀飛輪框架的外緣鑲嵌固定,意即整組陀飛輪系統依靠著外緣系統支撐,營造出更佳的「飛行」效果。
另外,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的陀飛輪出現在表盤上也不只作觀賞之用,其視窗邊緣刻印了 60 秒刻度,框架頂部設置有一枝金色指針,用以指示秒數。讓一分鐘陀飛輪兼任秒針並不罕見,但卻甚少會如本作的「秒針」般能夠延伸至刻度尺上滑行。還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就是 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備有停秒陀飛輪功能,當你拉出表冠調校時間,陀飛輪系統便會停止運作,直至校時完成。
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的另一個「外緣」設計就用於上條系統。CFB T3000 沿用了 CFB A1000 的外緣上條陀系統,即上條陀呈環形繞著機芯轉動,為腕表產生能源並儲存到發條鼓之內。本作的動力儲存可達 65 小時,這同時也得益於矽質擒縱叉及擒縱輪。目前還有好幾個品牌製作了配搭外緣上條陀的腕表,但其實 Carl F. Bucherer 才是首個把外緣上條陀用於量產機芯的品牌,數算一下,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目前 Carl F. Bucherer 已取得了這兩項外緣系統技術的專利。
採用外緣上條陀的好處是有助減薄機芯,以及免去了上條陀的遮擋,可更清楚地欣賞機芯的修飾;但另一方面卻會使機芯增大,而表殼也隨之變大。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的直徑達 43 毫米,表殼以 18K 玫瑰金製,配棕色的鱷魚皮表帶。銀色表盤飾有大陽放射紋,以楔形刻度配劍形指針,兩者均經鍍玫瑰金處理,與表殼色調相襯,而 12 時位就是陀飛輪視窗所在。
Manero Tourbillon Limited Edition 是 Carl F. Bucherer 的首款陀飛輪作品,備有兩地時間、日期及動力儲存顯示,推出過數個版本,但都只作限量生產。而今年推出的 Carl F. Bucherer Manero Tourbillon DoublePeripheral 在功能配置上更純粹,但系統更精妙複雜,而且為量產型號,可說是品牌複雜腕表的另一個里程碑。其定價約 58 萬港元,如此進取的售價配上特色系統,教我如何能不留下深刻印象呢?carl-f-bucher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