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Rolex)在2015年3月的巴塞爾鐘表展展示了最新的Day-Date 40,一同宣佈的還有「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Superlative Chronometer)」驗證將採用新方法作測試。勞力士一直都對腕表進行嚴謹的內部測試,而Day-Date 40標誌著全新內部認證的開始。如勞力士所言,這隻全新的Day-Date腕表和其3255型機芯會通過史無前例的日誤差-2/+2秒內部標準測試。而現在,勞力士悄悄地將測試擴展至所有表款,代表著所有勞力士Oyster和Cellini腕表出廠前也會通過這個標準測試。
長久以來(以下有更多歷史資料),勞力士都將所有機芯送往獨立機構COSC (瑞士精密時計測試中心)進行測試。這一點不會有變,勞力士會繼續把所有機芯送到COSC位於比爾和索伊米亞的兩所實驗室,未入殼的機芯要在五個不同位置、三種不同溫度下,通過合共15個晝夜的測試。測試時,檢查員每日都會檢查機芯的平均誤差是否維持在上限-4/+6秒之內,成功通過測試的腕表會獲得「瑞士天文台認證精密時計的憑證,然後送返勞力士。
直至近期,勞力士將得到瑞士天文台認證的機芯都集合起來,遞送內部認證測試,與COSC的互補。對勞力士來說,此額外測試賦予腕表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的稱號,比與腕表一同配備的勞力士紅章來得更可靠。
不過,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內部測試的過程和檢測內容有多嚴謹。事實上,勞力士研發了最先進的設施,並重新設計其獨門方法去測試已經完全組裝好的腕表,包括參考腕表實際的佩戴情況,去製作更接近腕表於「現實生活」的模擬測試場景。
勞力士亦有全自動程式去測試腕表的防水、自動上條能力和動力儲存性能,這一切工序是要確保腕表可靠穩定,甚至能抗磁防震。要將這一系列複雜檢查工序自動化,必定要克服巨大困難。雖然表匠在勞力士腕表生產過程中仍然擔當重要角色,不過勞力士是瑞士鐘表生產商中最熟悉自動化生產過程,同時又能確保品質超然。按此瞭解「勞力士的十個製作真相」
已組裝腕表在進行內部測試期間,勞力士檢查了所有勞力士Oyster腕表和全新Cellini自動上條腕表的準確度。確切來說,這代表所有腕表的日誤差必須在-2/+2秒內,比COSC的要求更嚴格,使勞力士在Oyster系列的表盤上為「Chronometer」稱號加添「Superlative」一字。
按上文承諾,現在談一點歷史資料:在過去,生產商將腕表定名為天文台時計以標榜其機芯的極度精準。可想而言之,這自作主張的命名使某些表匠以此欺詐,最終因此有需要制定官方認證。勞力士早於1930年代後期就有獲得官方認證的腕表,那時開始表盤上的字不再只是「Chronometer (天文台時計)」,而是「官方鑑定認可時計(Officially Certified Chronometer)」。到了1951年,所有表也開始需要得到官方鑑定,勞力士繼而尋求其他方法去標誌自己有別於其他品牌,以獲得「性能優越證書」去證明,只有精準度優越的機芯才能得到此證書,代表性能「非常卓越」。
因獲得優越的性能證書,勞力士開始為腕表加上「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稱號,雖然日誤差-4/+6秒的瑞士天文台認證依然有說服力,不過勞力士今日將生產能力的極限推至更高,讓其值得在表盤上印上「Superlative」。
勞力士的對手又如何?最值得注意的是歐米茄近期推出全新認證,不過只針對旗下選用Master Chronometer表款,適用於為數不多但持續發展的型號,例如Globemaster。歐米茄的認證測試獲得獨立聯邦機構METAS的認可,而通過認證的Master Chronometer日誤差只是0/+5秒。這一點確實帶來競爭,不過歐米茄正在把「Master Chronometer」套用至旗下更多表款之中。
最新的頂級天文台精密時計用綠色印章來作「身份」代表,每隻勞力士腕表都享有五年全球保養。雖然勞力士從未公開產量數據,但從測試規模可見,勞力士在2013年遞送了八十萬個機芯到COSC進行檢測,加上嚴格的測試達標要求,勞力士腕表是目前瑞士量產腕表的鐘表品牌中最精準的。rolex.com
Pingback: 勞力士Submariner無日曆版與帝舵Heritage Black Bay Black對比實測 | aBlogto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