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pg. 2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David Bredan我非常支持為自製機芯設立嚴格品質標準,以便證明其確實優於外購機芯。在任何情況下,自製機芯都理應呈現更高的性能、美學和價值水平。但如果要令自製機芯更物有所值,那麼還需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其性能,而製表業離這一階段尚有一段距離。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說到成本,你剛剛提到一個主要因素         「平攤研發、勞力以及設備成本」。在很多情況下,即使不看各家品牌的內部賬本我也知道:「平攤」的內容遠遠不止這些。有時候在近期研發中就需花費數億瑞郎,而僅靠新增產能還無法自負盈虧。所以搭載自製機芯的腕表往往售價偏高而提升寥寥(我承認這一現象在今天也很常見)。從賬面來看,其原因在於這些自製機芯的成本(將前期投資也納入考量的話)的確比外購機芯要高很多。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我不禁覺得如今的自製機芯就像1520年前的陀飛輪一樣:最初商業廣告(有的還缺乏事實依據)不斷鼓吹其性能優越性,巨大市場泡沫促使產品價格一路上揚。早期的購買者主要在為獨佔權(以及先期研發與生產的高昂成本)埋單。隨著更新、更先進的機芯實現批量生產,市場泡沫在十餘年間消失殆盡。產品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市場供應量也隨之提升,最後價格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我們知道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而近幾年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案例。得益於生產效率的提升,大大小小的品牌都以更具競爭力的價位推出了新款自製機芯。但這是否意味著任何人都能輕易買到高性價比的自製機芯了呢?並不盡然,但至少我們看到這一平價化的趨勢正在慢慢發生。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總的來說,人們的思維方式還沒有跟上市場風向的變化,因為價格是在緩慢降低(還不是全部同時進行),而性能表現也是整體提升。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許多自製機芯(過去的比例更大)與同等配置的外購機芯相比並無顯著優勢,其價格也不夠合理。但目前市面上不斷湧現的新製機芯可能會促進行業向健康方向發展,並且令我們欣賞到真正獨特的品牌、機芯和腕表,而非流於表面的重複創意。基於這一理由,我對自製機芯表示支持,並且希望未來能有更優秀、更美觀、更平價的型號出現。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Ariel Adams自製機芯因為種種原因變成了高級製表界的流行詞彙,我想其根源在於一些品牌曾為自己的獨家產品研製過頗為有趣的機芯款式。話雖如此,我認為對於一枚機芯而言「有用」比「有趣」更加重要。很多品牌總在回避一個常識:腕表應當是人們可以信賴的隨身機械。我開一輛車首先是因為它「有用」,而不是因為它「有趣」。所以在腕表機芯上,我覺得(尤其是新一代的)消費者會希望先有良好的使用體驗,再談尊貴、獨家的享受。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其他國家的產品,消費者選擇以瑞士ETA的機芯打造的腕表會更容易得到始終如一的使用體驗。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ETA都為瑞士機芯確立了品質標竿。如果一個品牌想要消費者為其產品付出額外成本,那麼它們必須比ETA做得更好,比如在手工潤飾和裝飾上有所提升。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有些企業已經通過長期實踐解決了自製機芯的價值問題,它們遵循的成本模型也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企業一旦獲得完整的製造能力,其產品成本便會隨之降低。最好的例子就是星辰、精工、東方等日本表廠,它們毫無疑問都在獨立生產機芯。但當消費者看到Seiko 5這類僅售幾百美元但卻搭載自製機芯的表款時,往往還是會覺得困惑。因為如果換作是IWC的話,其自製機芯與外購機芯表款之間的價格差額就已高達上千美元。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我個人覺得,消費者要懂得分辨的不應只是「自製機芯」和「外購機芯」,人們還應通過機芯的美觀程度、功能特性、整體性能等指標綜合判斷其內在品質。一枚僅用一天組裝但沒有手工打磨的機芯,與另一枚花費了一周時間並且擁有豐富潤飾的機芯相比,高下立見。這些都是機芯價值最顯而易見的事實證據。如果一家企業無法為其自製機芯的優越性給出有理有據的說明,那麼消費者也沒有必要為其付出更高的成本。

相對論:自製機芯重要嗎? 專題文章

我想我們都同意自製機芯是腕表收藏之路上的終極目標,但問題在於它們是否在任何時候都比外購機芯更好?可能只有精通門道的表迷才懂得如何判斷機芯的價值,所以消費者們在積累足夠經驗之前,最好還是選擇相對「乏味」的外購機芯。至少其性能可靠、維修便利,並能提供令人滿意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