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GPHG 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上的新面孔 Chronométrie Ferdinand Berthoud(迪南德‧貝爾圖)憑藉首款作品 Ferdinand Berthoud FB 1 奪得「Aiguille d’Or」大獎,馬上成為坊間的熱議話題。殊不知,這一驚人創舉其實是一代宗師的深厚積澱使然。
Chronométrie Ferdinand Berthoud 是 18 世紀製表大師 Ferdinand Berthoud 的精神延續,自 2006 年被 Chopard 集團收購以來,便一直處於秘而不宣的狀態。Chopard 聯合總裁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親自率領一支精英團隊在距大師出生地僅五公里的 Fleurier 研修其理論著作與時計作品,希望能完全參悟 Ferdinand Berthoud 的思路,打造出符合其獨到哲學的全新作品,而不是單純的復刻與致敬。直至去年,Mr.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才首次向媒體披露品牌的發展計劃,並於 2016 年推出了首款作品:Ferdinand Berthoud FB 1。
Ferdinand Berthoud FB 1
Ferdinand Berthoud FB 1 的製作團隊從藏於 L.U.CEUM 博物館的M.M. n° 6航海鐘(1777 年)上汲取靈感,巧妙地把 18 世紀的製鐘技術在 21 世紀的腕表上呈現,焦點就在其由 1,120 枚零件製成的 FB-T.FC 機芯。
由於 18 世紀的加工技術不足以製出尺寸精準的夾板,所以那時的鐘表多會採用柱式結構。為將大型航海鐘的風格融入這枚小小腕表,FB-T.FC 機芯也特別採用六根鈦合金立柱固定機芯部件及上下兩塊夾板。透過表殼側面的四個防水舷窗便可窺見機芯的圓柱形輪廓。
在夾板之間,是恆定動力系統、芝麻鏈傳輸系統及陀飛輪等一連串複雜裝置。芝麻鏈傳輸系統曾被 18 世紀的時計廣泛採用,只因其對力矩的動態補償機制能夠有效提高鐘表的等時性。Chronométrie Ferdinand Berthoud 的工匠們製作出 462 個精鋼鏈節和 300 多個直徑不到 0.3 毫米的銷釘,並將其組裝為 28 厘米長的鏈條,用以連接發條鼓與「懸浮式活動錐體」動力儲存機制。
為了將動力輸出控制在最佳區間,工匠們特別在這一系統中加入了馬耳他十字鎖定裝置,以便限定上條圈數,使動力發條以特定的恆定動力鬆釋,為腕表提供 53 小時動力儲存。此外,機芯內還配有差動齒輪,避免上條時中斷機芯運作,可謂是無微不至。
其陀飛輪調校機構配有以鈹銅合金(CuBe)打造的可變慣性擺輪,其輪緣的兩個砝碼能以微米為單位調校擺幅。此外,帶有末端曲線的自動補償游絲也具有極佳的抗氧化特性。雖然以較慢的 3Hz 擺頻運作,但也成功獲得了 COSC 的精度認證。於表盤上的跑道形鏤通視窗便能看到陀飛輪與中央大秒針齒輪。
本作的 18K 金表殼呈現對稱的正八邊形造型,側面設有四個防水舷窗,線條於剛毅中顯露優雅風範。在拱形水晶表鏡下,表盤設計亦令人難忘,各項功能區的比例極為和諧:12 時位的白漆表盤以鏤通指針顯示時、分;9 時位的 3/4 圓形視窗負責指示動力儲存;表盤外圈的半透明水晶環上刻有秒鐘讀數,而長秒針尾部的平衡錘以及中央齒輪的纖細臂桿也都是在還原大師當年鍾愛的設計語言。
翻轉腕表,可見如同處於懸浮狀態的芝麻鏈機構,而陀飛輪與夾板之間也僅靠一根細長尖錐固定,突顯高級鐘表特有的精緻美感。Ferdinand Berthoud FB 1 腕表上讓人玩味不已的構造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潤飾細節,透露出品牌的匠心與自信。如此複雜高端的作品自然量少且價值不菲,本作的 18K 白金版本與 18K 玫瑰金版本分別限量 50 枚,定價 HK$ 1,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