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 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SBGC001 已經有 18 個月了 在我看來,這麼久的時間已經足夠讓我醞釀出一篇「長期實測」了。一般實測文章的意義在於:當你與一枚腕表相處了一段時間,便能夠了解它在日常佩戴時的優、缺 點。而本篇所指的「長期實測」則是讓我們重新審視之前的觀點,看看經過長時間佩戴後會否改觀。
易戴性
容我先從一些個人經歷寫起,配有金屬表鏈的表款總是容易讓人感觸。2018 年的夏天(即我和這枚腕表共同度過的第二個夏天),我發現我的手腕尺寸從 6.75 吋增加至約 7 吋,或者更多,反正是足夠讓表扣從第二個微調孔一直延長到最後一個(第四個)。是的,我知道我可能已經胖到必須穿闊袍的地步了。手腕日漸變粗及夏日高溫帶來的汗濕令腕表變得越來越緊束 即使我把表鏈調到最長也無濟於事,得另外再加一段鏈節才行。而在一年之前,我只要把表鏈稍微調鬆一點已會晃得不行。
我之所以要提這個貌似不太相關的生活細節,只是為了說明這一尺寸達 43.5 毫米 x 16.1 毫米的腕表,如今無論是上手效果還是佩戴體驗都比之前(撇除手腕被緊勒的時候)改善了很多。很多人,包括資深表迷,看到我手腕上的 SBGC001 時也會留意到它的超大按鈕,並覺得「這麼大的按鈕肯定不舒服」。
事實上,本作的設計暗藏奧妙,把按鈕及表冠設於較高的位置,並不會貼近手背,故在這 18 個月裡,我從來也不覺得它們硌手。而Panerai 的大多數表款只要上手 18 分鐘就會讓你覺得彆扭了,根本不需要 18 個月那麼久,所以並不是換個設計就能改善佩戴體驗的。
年半以來,我發現當我的手腕變粗後,佩戴腕表時反而更覺舒適。SBGC001 的表殼又厚又重,如果手腕與它的匹配度不足 80% 的話,戴起來就很容易晃來晃去。即使你本身不喜歡把腕表戴得太貼手,或者不介意鬆鬆垮垮的,這款腕表仍然不會讓你滿意,因為表殼具一定的重量,它會時常牽扯拉轉鏈帶,使腕表不斷從手腕的一側晃轉至另一側。
我還是堅持這款腕表配有無需工具輔助的微調表扣會更理想。我之前也提到過:配有金屬表鏈的高端腕表都應裝配可以輕鬆調校的微調表扣。Citizen、Zodiac 都能打造出小巧、簡便的表扣微調機構,因此我也希望 Grand Seiko 能夠徹底放棄這種過時的沖孔表扣。
易讀性
直到現在,我也非常喜歡本作的香檳色放射紋表盤及其上面的元素。它看起來十分明亮,也沒有鮮明的運動元素,優雅造型幾乎能和任何服裝搭配,而指針和刻度依然是表盤上的明星。在我見過的 25,000 美元以下的腕表中,本作的指針及刻度修飾可以說是出類拔萃。有趣的是,它們的每個細節至今也讓我讚賞不已:比如用肉眼就能感受到的厚實質感、完美無瑕的鏡面拋光以及銳利無比的倒角與針尖……這些美妙的細節都讓我非常享受。
除了四周漆黑一片的時候,我不記得曾經遇過看不清表盤的情況。只要有那麼一點點光線,指針上的拋光倒角就可以讓你一眼分辨時間。雖本作副盤的視覺表現未能超越其他計時腕表,但也沒有更差就是了。此外,我也很欣賞本作的計時副盤上都配以藍鋼指針的做法,此舉將計時與走時功能清楚區分。
動力儲存指示是一個常用的功能,我每週都至少會查看它兩次。要是有一兩天沒戴表,我便會看看動力儲存確認一下,如果發現它還能繼續運轉一天的話就會覺得很欣慰。相比之下,GMT 功能就沒那麼常用了,因為我已經將 CET(歐洲中部時間)和 LA(洛杉磯時間)之間的時差(9 小時)爛熟於心。但我也將 GMT 設置成了家鄉時間,以便在多個時區穿梭時進行參考。
每當到了沒有 31 天的月份時,本作的日期功能就會給我帶來一些麻煩(因為它只是常規的日期功能,而不是年曆或萬年曆)。我有次因為日期不對,結果未及購買新的交通月票。當然這更多是我自己的責任,不能怪腕表。而本作的跳時指針還是很容易調校的,用家完全可以在不影響分針、秒針運轉的情況下調整時針。
說到這兒,就要提一提機芯上最難做到完美的細節了:從我這個強迫症患者的角度來看,當秒針指向 60 秒刻度(而不是 20 秒、45 秒或其他讀數)時,分針應當能精確對準刻度。另一方面,我也在不計其數的大品牌短片和海報中見過令人困惑的情景:當秒針對準 31 秒、25 秒或其他秒數時,分針卻死死扣準刻度。我發現在停秒機芯上,當你調好分針並讓表冠歸位後,分針齒輪其實還需要再花 15 至 25 秒才能完成嚙合,也就是說肯定有那麼幾秒鐘分針是一動不動的,因此秒針、分針始終難以實現完美同步。
調校 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SBGC001 非常容易,其清晰的間隔讓我可以輕鬆校對時間。我發現自己總在公車上或排隊時盯著表盤 9 時位的小秒針,並期待它劃過 60 秒後分針指尖啪的一下對準刻度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可能有點太過癡迷了。
精準度與手感
9R86 Spring Drive 機芯在走時精度方面的表現非常突出。Seiko 稱:「9R86 是目前世界上由發條驅動的計時機芯中最為精準的一款」。而日本品牌宣稱的技術指標往往都有很高的可信度,這一點與許多瑞士品牌不同(抱歉,儘管它們近年來已經改進了不少,不像過去總在吹噓陀飛輪之類的東西)。在這款 SBGC001上,我發現它每過幾周也就快上幾秒。一旦校正之後,本作至少在兩周內每分鐘與標準時間的差距不會超過一秒 這一表現著實令人印象深刻。我記得 Seiko 還推出了一款 9R96 機芯,它基本上與本作相同,只是配有更加精確的石英控速器。
我偶爾才會用一次計時功能,但常常會錯過正確的啟動時間以及終止時間(比如旅途已經開始、結束了幾小時後才想起來),這也是我的問題,跟腕表沒有關係。其計時按鈕的螺紋非常順滑,所以很輕鬆就能旋緊,讓人可以安心佩戴。而導柱輪和垂直離合裝置啟動時的清脆手感也著實是一種享受 中央計時秒針與小指針的滑動更是賞心悅目。多虧了垂直離合裝置的存在,計時秒針啟動時才不會有惱人的跳動。表盤上的 30 分鐘累計計時器每一分鐘都走得乾脆俐落,而 12 小時累計也讓計時功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在許多 Grand Seiko 上都留意到一個奇怪的細節:當表冠旋入表殼時,「GS」Logo往往會顛倒過來。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不過也沒關係,使用了18個月之後,本作表冠的螺紋也有點鬆了,於是這個「GS」現在是顛倒後再傾斜 30 度的狀態。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偶爾才用表冠調校時間,並沒有使勁把它旋緊過。本作 100 米的防水深度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安心佩戴。我本身不是一名潛水愛好者(水肺式潛水或其他種類都不涉獵),而戴表時不用顧忌環境的影響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本作的表殼和表鏈都讓人覺得相當牢靠,而且任何可動、可旋轉的部件都能穩定運作。它給人帶來的堅固印象並不僅僅是源於扎實的分量,更是蘊藏在每一個嚴謹的細節之中。
歷經歲月後的 Zaratsu 拋光
高品質實心精鋼的優點之一便是:它不會隨隨便便就被弄得滿是傷痕。而 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SBGC001 表殼、表鏈上呈現出的潤飾水準也遠超同價位的產品(甚至是更高價位的產品)。 我不覺得我是戴表特別馬虎的那種人,但也不會過分愛惜。我要麼把表放進盒子裡讓它保持嶄新狀態,要麼就像平時一樣正常佩戴,我個人不是很理解那種明明戴表出門但又總在擔心磕碰的心態。
所以我這枚 SBGC001 的表鏈、表殼和表圈上自然就有不少刮痕。經佩戴的腕表總會經過以下幾個階段:起初有一段時間它每天都是閃閃發光,令眾人豔羨;隨後第一道劃痕出現了,緊接著又會加多幾道;最後會發展到一個令人傷感的階段,它雖然還帶有新表的一些特徵,但卻已經傷痕累累了。但這時情況又會開始好轉,因腕表逐漸形成了一種舊物特有的光澤質感。當所有的外露表面都有佩戴痕跡之後,單個瑕疵也就不再那麼突顯了,腕表也會因此獲得一種不同於新表的怡人氣質 所有被佩戴的時計都會經歷這個過程。
我不是特別推薦將腕表送回原廠拋光,因為相比光潔無暇的表面,我更重視銳利的邊角。我也不信任任何 Grand Seiko(或其他品牌)的服務中心,比如表耳側面的深度拋光,我就不覺得他們有實力做到原先的水準。相比凹痕與磨損,我更不能接受表面光潔但卻不夠平整的糟糕潤飾 如果你還是堅持要把一枚優秀的腕表返廠重拋的話,我建議你做好不再戴它或者不再愛它的心理準備,因為你會深刻地感受到「翻新」和「全新」之間的差距。
經常清洗腕表是一個好習慣,只要把腕表放到水龍頭下沖一沖就行。如果能將拆下的表鏈或表殼(需移除機芯)放入超聲波清洗機裡徹底清潔一次則更佳。就算是現在,我也會為本作在清洗前後的差別感到驚訝,即使它在清潔前看上去也很整潔。
對本作品的總體感受
直至今日,Grand Seiko Spring Drive Chronograph SBGC001 也依然是我手腕上出鏡率最高的腕表。其憑藉舒適的佩戴體驗、可靠的品質、優雅的外觀以及嚴謹的細節呈現出一流的整體素質 更不用提它超凡精準的走時精度。而其表殼和表盤上的精妙細節也會讓我繼續沉醉其中。本作可能只需再減輕些重量便足矣,如果將其主物料換為鈦金屬的話也許會更易於佩戴。當然無需工具輔助的表鏈微調機構也是值得考慮的。